西西手机下载:做最专业最放心的手机软件下载站!
游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单机游戏攻略

《三国志》汉末各州不知名的人物势力汇总

时间:2024-03-15 21:39  来源:西西手机下载  作者:互联网

   玩家们对《三国志》中很多经典的人物及势力都耳熟能详,但其实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人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下面为玩家们带来《三国志》汉末各州不知名的人物势力汇总,帮玩家们好好补习补习历史,。

  本帖将补充各州郡的冷门势力及人物,尽可能地展现汉末崩溃--三国鼎立的变迁过程。资料多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著作,意在整理史料、科普史实、为将来有意制作游戏mod者提供参考。内容中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地方,恳请诸君指正.......

  按地域来写,荆州、交州、益州、扬州、青徐、兖豫、雍凉、冀并幽。今天先从饱受诟病的地广人稀的南方诸州开始

  荆州

  荆州,184,黄巾之乱

  黄巾张曼成占据南阳,荆州刺史徐璆,治所在武陵汉寿,协同豫州的朱儁、皇甫嵩围剿黄巾。

  徐璆势力:秦颉(南阳郡守、原江夏都尉,为赵慈所杀);赵慈(江夏兵卒,后叛乱);韩说(江夏郡守);郭永(南郡郡守,郭女王之父)【韩说、郭永确为灵帝后期郡守,但具体在任时间不详,是否与徐璆同时存疑】

游民星空

  荆州,187,盗贼蜂起

  王叡就任荆州刺史,治所南郡江陵,与羊续攻击杀死秦颉的叛卒赵慈,与孙坚共讨长沙区星;区星叛乱后,周朝、观鹄等人在荆南各郡相应。

  王叡势力:羊续(南阳郡守,出自泰山羊氏);曹寅(武陵郡守);刘祥(江夏郡守,刘巴之父);熊尚(出自零陵熊氏,历任州郡属吏);张羡(南阳孝廉);韩纯(南郡郡守,韩暨之父)。【熊尚、张羡、韩纯的时间系推断脑补,是否与王叡有交集存疑】

  区星势力:周朝、苏马、郭石、观鹄。

  其他灵帝后期荆州人物(约180--189):杨璇(零陵郡守);张则(桂阳郡守);周昕(桂阳郡守,出自会稽周氏,与孙坚任长沙郡守同时)

游民星空

  荆州,189--191,群雄讨董

  【189】董卓入京,袁术出奔屯鲁阳;王叡与江夏刘祥、武陵曹寅、长沙孙坚不睦,将讨董卓之时为孙坚所逼杀;孙坚过南阳,杀张咨。

  【190】苏代继任长沙郡守;张虎、陈生二贼割据;张羡为零陵守,有政声;刘祥死于民乱。

  【191】刘表单骑入宜城,蒯、蔡迎之,共谋设宴诛杀荆州宗贼,曹寅等郡守挂冠而去;孙坚讨董后,依附袁术,攻刘表,为黄祖所杀。

  AD189

游民星空

  AD190

游民星空

  AD191

游民星空

  王叡势力:张咨(南阳郡守);韩暨(南阳孝廉)【韩暨约为此时举孝廉】

  刘祥势力:刘巴(刘祥子)

  曹寅势力:无

  江夏贼(一说襄阳):张虎、陈生

  张羡势力:张怿(张羡子);熊尚、熊望季(零陵都梁长)【熊氏兄弟零陵人,历仕郡县,推断此时为张羡属下】

  苏代势力:贝羽(华容长,与苏代共抗刘表)

  其他灵献之际荆州郡守:李叔坚(桂阳郡守,曾为刺史从事);杜伯持(武陵郡守)【根据严耕望的《两汉太守刺史表》推断】

  荆州,192--200,景升之野望

  196年,刘表接纳张绣,张绣屯南阳宛城。

  198年,长沙郡守张羡,在桓阶的游说下,举兵对抗刘表,荆南响应;张羡历任零陵、桂阳、长沙郡守,深得民心;刘表攻张羡连年不下,故无暇北上袭曹。

  199年,张绣降曹操。

  200年,张羡病死,刘表尽收荆南之地,刘备前来投奔。

游民星空

  张羡势力:张怿(张羡子);熊尚(桂阳曲红长)、熊望季(零陵都梁长);文春(长沙茶陵长)、杜晖(零陵重安相);桓阶、桓纂、桓彝(出自长沙临湘桓氏)【引自《汉绥民校尉熊君碑》】

  荆州,207,荆南分治

  刘表始终对荆南地区缺乏控制力,置署韩玄、金旋、刘度、赵范的时间不详,姑且猜测是在207年左右,刘表将亡之际。另外,有人认为张机(仲景)任长沙太守的时间,是张羡之后、韩玄之前(200--207)。

游民星空

  字标错了,不是“长沙”,是“赵范”


  【荆州总结】

  1.王叡

  【史书中存在两位荆州刺史,王敏(186,年)与王叡(189年)。网上有人考证此二人实为一人,虽然细节考证不严密,但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因而采信。】

  平定荆南荆北叛乱皆有功,算是称职的救火刺史;讨董前夕死于政治斗争,间接成就了孙坚威名,怎么看都是一位值得吹捧的悲情英雄。

  王叡四维:智70+,政70+,武60+,统70+

  2.张羡

  起于郡县基层的政治实干家,在荆南诸郡声名颇佳;举兵叛乱,一呼百应,帮助曹操牵扯刘表,战略眼光可谓毒辣;在世之时屡次战胜,死后刘表才能平定荆南。荆北之龙刘景升的一生宿敌、最恐惧的汉末英雄,荆南之虎张羡!

  张羡四维:智70+,政85+,武60+,统75+


  交州

  交州,184--204,岭南偏藩

  黄巾之乱后的二十年里,中原群雄尚未染指岭南,交州地区的基本格局是“本土士燮与空降刺史分治”。

  士燮据交趾,贾琮、李进、朱符、张津先后为刺史(州牧)。贾琮政绩突出,升迁他处;朱符作死;李进政绩尚可,但结局不知;张津作死。

  AD184--189

  贾琮奉命平叛,在任三年,州郡大治;李进,交州人,继任交趾刺史,向朝廷奏请征辟交趾孝廉、茂才,朝廷从其请,从此交趾人才与中州同选。

游民星空

  AD190--204

  朱符,朱儁之子,豫章太守朱皓之兄,在任期间侵虐百姓,强赋於民,最后为夷贼侵逼而亡;

  朱符死后,交州扰乱,士燮趁机表士壹领合浦太守,士黆领九真太守,士武领南海太守;

  张津继任,改州牧,好鬼神事,为部将区景所杀。

游民星空

  贾琮势力:王晟(合浦郡守)、孔芝(南海郡守)【此二人为黄巾之乱前后的郡守,但具体在任时间不详,系推断脑补】

  李进势力:张重、李琴(交州孝廉茂才);卜龙(乡人)【此三人记载见于《大越史记全书》,但是否与李进交集存疑】

  朱符势力:刘彦(骑都尉);虞褒、刘彦(长吏)

  张津势力:区景(部将,后杀张津);史璜(苍梧郡守);钱博、夷廖

  士燮势力:士壹、士黆、士武(士燮兄弟);士廞、士徽、士匡、士祗、士干、士颂(士燮子侄);程秉(长吏)、甘醴、桓治、桓邻、张旻

  交州,204--242,东吴并岭南

  这一时期,刘表、曹操、刘备、孙权等外来势力对交州争夺激烈,打破了原先的封闭结构。

  AD204--210

  张津与苍梧郡守史璜死后,刘表派遣赖恭、吴巨分别接任,不久,吴巨驱逐赖恭;

  士燮向朝廷(曹操)进贡,获准董督交州七郡;

  之后孙权派遣步骘灭吴巨,士燮归附东吴。

游民星空

  AD211--242

  225年,士燮去世,东吴逐步削除士家势力;

  226年,士徽不满,起兵造反,被吕岱平定;

  东吴在交州统治基础薄弱,吴砀(原汉朝长沙安成长)与曾夏据守揭阳,抗吴二十余年.......

游民星空

  赖恭势力:吴巨(苍梧郡守,后驱赶赖恭);区景(归属吴巨)。

  吴巨势力:区景、卫毅、钱博、夷廖

  士徽势力 :士壹、士黆;士廞、士匡、士祗、士干、士颂(士燮子侄);甘醴、桓治、桓邻

  吴砀:曾夏

  避居交州人物(约184--226) 刘熙、薛琮、程秉、许慈、刘巴、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会等


  【交州总结】

  1.士燮

  铁打的士家,流水的刺史,士王爷生前长寿九十岁,死后位列仙班,堪为传奇。

  士燮四维:智80+,政85+,统60+,武50+

  (附一篇介绍士家与交州的文章,作者写的非常棒。http://tieba.baidu.com/p/2565022490)

  2.贾琮

  184年,交趾驻军造反,临危受任交趾刺史。在任三年,百姓乐业,州郡安定。

  后灵帝调他入朝任议郎,又任冀州刺史、度辽将军。

  贾琮四维:智80+,政85+,统65+,武50+

  3.吴巨

  与刘备是好友,在苍梧郡守任上驱赶刺史赖恭。最后因为“怀异心”,被孙权派遣的交州刺史步骘所杀。

  《三国志》:“巨武夫轻悍。”

  吴巨四维:智40+,政30+,统55+,武65+

  4.吴砀

  先为长沙安成长,吕岱围安成屡攻不克,孙权闻报即派鲁肃前往协助。鲁肃招降,吴砀拒称:“我为汉臣,只知有汉,不知有吴。”

  后突围而去,回归故里揭阳,联合当地人曾夏,聚兵数千人,继续抗拒东吴二十多年。后因南海太守钟离牧劝说,“勿徒苦生灵”,吴砀、曾夏才罢兵息事。

  吴砀四维:智60+,政60+,统65+,武50+


  益州

  益州,184--194,纷乱渐起

  AD183--188

  刺史郤俭贪祸不仁,其孙乃蜀汉郤正;

  184年,张修率五斗米道教徒作乱巴郡(巴西阆中);

  188年,马相起事于绵竹,自号黄巾,杀绵竹令李升、刺史郤俭,席卷广汉、蜀郡、犍为、巴郡;

  从事贾龙,击破马相,迎刘焉入蜀;

  申耽、申仪兄弟,在上庸聚众数千家【申氏割据时间有疑,似乎是在初平年间,待大神考证】。

游民星空

  AD189--191

  191年,刘焉派遣张修、张鲁攻苏固,张修杀苏固,张鲁杀张修,张鲁始据汉中;

  同年,刘焉杀巴郡郡守王咸、汉嘉临邛长李权,激起益州士族不满,董卓派赵谦说服任岐、贾龙反焉,在成都城下为刘焉所挫败。

游民星空

  AD194--200

  194年,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与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双双被杀;

  同年,刘焉去世,赵韪拥立刘璋,甘宁叛乱、东州兵暴动,赵韪平定;

  200年,屡屡平叛、声名在州的赵韪,精心策划叛乱,却兵败身死,刘璋由此坐稳益州。

  苏固势力:陈调(从事、门下掾);赵嵩(主簿);张礼修(赵嵩妻)

  五斗米道 : 张修、张鲁;杜濩、朴胡、袁约(巴郡七姓夷王)

  郤俭势力: 郤揖(郤俭子、郤正父);赵部(灵帝时巴郡郡守);李升(绵竹令);贾龙(益州从事,破马相,迎刘焉)

  马相势力:赵祗

  任岐势力:陈超(从事);贾龙(校尉);赵谦(汉司徒,受董卓派遣,说龙、岐反焉)

  赵韪势力:庞乐、李异(部将,后杀赵韪)

  甘宁势力: 沈弥、娄发

游民星空

  益州,221--228,蜀汉定西南

  223年,雍闿发动南中之乱,孟获亦在此时,南中诸郡仅吕凯坚守永昌,其余皆为叛军所控制;

  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

  228年,孟达决意归附蜀汉,司马懿兵贵神速灭之。

游民星空

  孟达势力:

  孟兴(子)、邓贤(外甥)、李辅(部将)

  雍闿 势力:朱褒(牂牁郡守)、高定(越嶲夷王)、鄂焕(高定部将)、杜旗(宋代三国志平话杜撰人物,云门关太守)

  吕凯 (蜀汉永昌): 吕祥(子);王伉(府丞)

  其他灵献时期益州人物(约180--214):

  张勃(灵帝光和末越嶲郡守)、张则(灵帝时牂牁郡守)、曹谦(灵帝时巴郡郡守)、张纳(灵帝时巴郡郡守)、陈雅(灵帝时巴郡郡守)、高联(灵帝光和年间蜀郡郡守)、赵瑶(灵帝时蜀郡郡守);

  王咸(灵献之际巴郡郡守,为刘焉所杀)、李权(灵献之际汉嘉临邛长,为刘焉所杀)、杨宗(灵献之际益州/建宁郡守);

  王商(献帝建安年间蜀郡郡守)、龚扬(献帝时巴郡郡守)、庞羲(献帝时巴西郡守)常员(献帝时牂牁郡守、永昌郡守)、高颐(献帝时益州/建宁郡守)、董和(献帝建安中益州/建宁郡守,董允父)

  其他豪强(约180--263):爨习(建宁爨氏);孟琰(建宁孟氏);李恢、李遗、李球(建宁李氏)等

  其他异族、叛贼 ( 约180--263):

  济火(大方彝族首领,协助蜀汉平叛,受封罗甸君长)、张龙佑那(白崖首领,诸葛亮赐姓张);

  李虎(李特祖父,巴郡賨人部落首领,随曹操迁居略阳)、苻健(武都氐族首领);

  刘胄(南夷豪帅,233年叛乱,为马忠平定)、张慕(绵竹山贼,227年叛乱,为张嶷平定);

  魏狼、狼岑、盘木王、狼路、狼离、冬逢、隗渠、李求承、襁负(越巂、汉嘉豪帅)


  【益州总结】

  1.贾龙

  危机时刻,破马相,迎刘焉;敢为益州本土阶层发声,毅然反叛刘焉。一迎一叛,皆是豪杰本色;成都城下,功亏一篑,不然历史早已改写。

  四维:智75+,政65+,统70+,武65+

  2.赵韪

  随刘焉入蜀,拥立温仁的刘璋,都算是不错的政治投资。先后平定甘宁、东州兵之乱,在巴蜀士人群体中颇有声望,又巧妙贿赂联结荆州势力,各种政治斗争的布局非常精密,只可惜为部将所叛,兵败身死。

  四维:智80+,政80+,统70+,武60+

  3.吕凯

  永昌不韦人,可能为吕不韦后裔。

  独守永昌,拒降叛军;向诸葛亮献上《平蛮指掌图》,为官军向导;《答雍闿檄文》可歌可泣,文才上也加分不少。

  四维:智75+,政75+,统65+,武60+


  扬州

  扬州,184--192,乱世序曲

  184--186年,刺史不可考;已确定的郡守有:庐江郡守羊续、丹阳郡守张训;其间有黄穰、戴风两次叛乱。

游民星空

  187--188年,刺史应为巴祗(为人廉洁, 夜晚有人来访时,宁愿与客对坐黑暗之中,也不愿使用公家蜡烛);

  名气较大、时间较长的两位郡守陆康、盛宪,单列成势力。

游民星空

  189--192年,刺史为陈温,周昕、周昂兄弟亦在此时任郡守,周氏兄弟曾经参与讨董,并在袁绍支持下与孙坚争夺过颍川郡;陆康、盛宪单列。

游民星空

  羊续势力:焦俭(府丞);羊秘、羊衜、羊耽(羊续子,羊衜乃羊祜之父)。

  张训:无

  黄穰:无

  戴风:无

  巴祗势力:服虔(中平末九江郡守,经学家);童恢(灵帝末丹阳郡守,廉洁奉公); 郭异(中平中会稽郡守)、唐瑁(灵献之际会稽郡守,弘农王刘辨爱妾唐月之父)。【还是那个问题,扬州刺史这时还是以监察职能为主,其实难以驾驭郡守】

  陆康势力: 陆儁(长子);焦仲卿(庐江小吏,登场应在建安年间)

  盛宪势力: 许贡(吴郡都尉);许昭(许贡下属);高岱(吴郡孝廉);妫览(吴郡孝廉)、戴员

  陈温势力: 边让(灵献之际九江郡守,后辞官);陈纪(陈群之父,初平初九江郡守);周昕(初平年间丹阳郡守)、周昂(周昕弟,初平中九江郡守)、周喁(周昕弟);周术(豫章郡守)

  扬州,193--194,冒险者的天堂

  袁术自豫州战败后,挥师东进,杀扬州刺史陈温(另说陈温病死,袁术命陈瑀领扬州,陈瑀反戈,袁术逐之,始据淮南九江);

  陈温既殁,“宗室之龙”刘繇受领扬州牧,孤身入江东,空手套白狼,联结笮融等地头蛇,大有仿效“刘景升单骑入荆”的架势;

  豫章太守周术死,袁术署诸葛玄接任(另说刘表举荐),诸葛玄拖家带口(什么亮亮、均均之萌辈),毅然赴任;

  朝廷则命朱皓接任,刘繇遣笮融助朱皓逐诸葛玄,尔后笮融杀朱皓,刘繇又破笮融;

  王朗亦是此时受领会稽太守;

  另有严白虎割据乌程,号“东吴德王”;

  至于孙策,依附袁术,助其围陆康,夺庐江,不久收聚孙家旧部,开始了更为激进的冒险之旅。

游民星空

  刘繇势力:

  张英、樊能、于糜、陈横(仅见于《三国演义》);

  笮融(原下邳相)、薛礼(原彭城相);

  太史慈、朱皓(朱儁之子,依附刘繇,与诸葛玄争夺豫章太守,后为笮融所杀);

  是仪、滕胄、滕耽(滕胤之父、叔)、许劭 。

  诸葛玄:无

  袁术势力: 应当包括吴景、孙贲、孙策、周尚、周瑜等

  严白虎势力:严舆

  王朗势力:虞翻

  许靖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一般认为陈祎即陈温。

  因此,约189--190年,许靖在孔伷处;约191--192年,许靖在陈温处;约193--194,许靖在许贡(盛宪)处;此后在王朗处。

  扬州,195--200,小霸王席卷江东

  AD195--196年

  孙策出征,破刘繇,刘繇败走豫章;破许贡、严白虎;破王朗,王朗逃往东冶,侯官长商升助其再乱;孙策遣贺齐平商升,此后贺齐数平山越之叛。

游民星空

  AD197--198年

  袁术署故吏刘勋领庐江太守;

  刘繇殁,华歆降;

  袁术称帝,孙策决裂。

游民星空

  AD199--200年

  袁术亡,袁胤携余部奔刘勋,陈兰、雷绪等落草为寇;

  刘勋不敌孙策,降曹操;

  孙策遣李术领庐江太守;

  孙策横死,李术反,孙权灭之;

  曹操所署刺史严象被李术攻杀,刘馥临危受命,单马筑合淝,“东吴累出十万兵,从此不过合淝城”

  209年,曹操征剿江淮寇匪。

游民星空

  刘繇势力(196后):樊能、太史慈、是仪、滕胄、滕耽(滕胤之父、叔)、许劭、华歆(豫章郡守)

  许贡势力:许昭(许贡下属,据余杭)

  严白虎势力:严舆、邹他、钱铜、王晟(前合浦太守)

  王朗势力:许靖、虞翻、周昕、周昂(周喁为许贡所害)、商升(侯官长,助王朗抵抗孙策);张雅、詹强、何雄(皆为商升属下的叛军,后杀商升,为贺齐所平)

  刘勋势力:袁胤、袁耀(袁胤携兄长家属、余部归刘勋);刘晔(避居于庐江,刘勋曾问策于刘晔)

  李术势力:无

  江淮寇匪:梅乾、雷绪、陈兰、梅成、雷薄

  【扬州贼寇众多,郑宝、祖郎等就不列出来了,详细的可以看看贺齐的传记,战斗的一生,平定山越的一生!】


  【扬州总结】

  1.羊续

  泰山羊氏,其孙乃“灭吴首功”的羊祜,孙女是司马师之妻羊徽瑜。

  早年受党锢之祸,仕途坎坷。

  党锢解除后,历任庐江、南阳郡守,数次平叛;为官清廉,留下“悬鱼拒贿”的典故;南阳任上,独身居住于陋室,其妻儿曾来找他,却被拒之门外;死后薄葬,不受礼钱。

  四维:智80+,政85+,统70+,武50+

  2.陆康

  吴郡陆氏,幼子陆绩,从孙陆逊。(陆绩六岁时,随陆康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怀桔遗亲】)

  陆康年轻时即有义烈之名,历任各郡,有口皆碑,庐江任上平定了黄穰之乱;之后,陆康曾拒绝借军粮给“僭逆”袁术,袁术怒,命孙策围庐江两年,陷落之时,陆氏宗族死亡近半。

  四维:智80+,政85+,统75+,武60+

  3.刘繇

  十九岁时即手刃贼寇,救出被劫持的堂叔;为官后刚正不阿,与其兄长刘岱并誉为“二龙”。

  孤身入江东,纵横捭阖、谋略得当,若不是遇上了“战神项藉再世”的小霸王孙策,江东之事,实未可知!

  【诸葛亮:“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陈寿:“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

  四维:智80+,政80+,统70+,武75+

  【扬州部分比较杂乱,且史料中的时间屡有冲突,我也为精力所限,没能一一查找原始资料,若有明显纰漏,希望玩家们及时指出!】


  雍凉

  雍凉,184--186,羌乱导火索

  AD184年,东汉帝国的顽疾-----羌乱,再度引爆;宋建(宋杨)自称“河首平汉王”,割据于枹罕;北宫伯玉、李文侯劫持凉州名士韩约、边允,攻杀金城郡守陈懿、护羌校尉泠徵,凉州刺史左昌不救,汉阳长史盖勋数有战功。

  AD185--186年,边韩二人入伙为寇,易字为名,曰“边章、韩遂”;左昌革职,宋枭继任,欲以《孝经》教化西凉乱贼,盖勋谏,宋枭不从,后革职;杨雍继任刺史,战不力又革职。

  边韩北李,兵锋直指三辅之地,汉家皇陵岌岌可危;汉廷遣司空张温统领全明星阵容将帅,共十余万兵卒屯于美阳,陶谦、孙坚、董卓皆在军中;此役汉廷诸军不利,独董卓取胜,董卓与孙坚、张温亦在此时结怨。

游民星空

  宋建势力:无

  北宫伯玉势力: 李文侯、边允(章)、韩约(遂)、滇吾素(句就种羌首领)

  左昌势力:

  陈懿(金城太守)、泠徵(护羌校尉)、盖勋(中平年间汉阳郡守)、黄儁(武威郡守,中平初他迁);

  辛曾、孔常(皆汉阳郡从事);

  宋枭(继任刺史)、杨雍(继任刺史)、夏育(继任护羌校尉)

  张温势力:孙坚(佐军司马)、陶谦(参谋)、董卓(破虏将军)、周慎(荡寇将军,周毖之父)、袁 滂(执金吾)、鲍鸿(扶风郡守)

  雍凉,187--189,压倒汉帝国的最后稻草

  AD187年,耿鄙接任凉州刺史,偏信治中从事程球,为政紊乱;韩遂杀边、北、李三人,又拉拢李相如(陇西太守)、黄衍(酒泉太守),共推王国为“合众将军”,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耿鄙败死,汉阳(天水)郡守傅燮壮烈殉阵。

  AD188年,汉廷遣名将皇甫嵩镇守长安,与董卓共讨韩遂,皇甫嵩屡战屡胜,斩首万余。

  AD189年,董卓拜并州牧,上任时在河东逗留不前,后洛阳变乱,魔王上洛,汉廷皇纲坠地自此不复;董卓征召驻军扶风的皇甫嵩、京兆尹盖勋入朝,三辅之地为董卓所有。

游民星空

  耿鄙势力: 程球(治中从事)、马腾(军司马);范津、傅燮(皆中平中汉阳郡守)、杨会(汉阳主簿)、傅干(出自北地傅氏,傅燮子,傅玄父,时年十三,在官舍中)

  皇甫嵩势力:皇甫坚寿(子)、皇甫郦(侄)、盖勋(京兆尹)、阎忠(凉州名士,曾劝平定黄巾的皇甫嵩自立,后为韩遂等所劫,忧愤而死)

  韩遂势力:王国(号合众将军)、李相如(陇西太守)、黄衍(酒泉太守)、阎行、成公英等

  雍凉,190--195,城头变幻大王旗

  AD190--191年,种邵为凉州刺史,其时金旋为汉阳郡守【与游戏不同,(汉阳)天水郡冀县始终为官方刺史治所】;董卓迁都长安。

游民星空

  AD192年,王允诛董卓;李傕从贾诩计,自豫州西进,一路收拢董卓残部,攻长安,胜吕布,杀王允。

游民星空

  AD193--195年,李傕、郭汜、樊稠大破马腾韩遂联军,共霸朝政,后自相残杀,三辅之地凋敝不堪;张济出屯弘农‘;194年,李傕析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西平,置雍州,任邯郸商为刺史;195年,献帝东归,张济、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李傕郭汜后悔放行,前来争抢,战于弘农华阴,献帝避难河东。

  【马腾活跃区域并非武威天水,而是三辅之地,其军队曾常年驻于扶风】

游民星空

  种邵:金旋(灵献之际汉阳郡守)

  李傕势力:

  李式(李傕子),李应、李桓(皆李傕从弟),李利、李暹(皆李傕侄)、胡封(李傕外甥,骑都尉);

  贾诩、段煨(出自武威段氏,段颍同族)、宋果(李傕军吏);

  郭汜、伍习(郭汜部将);

  樊稠、张济(后出屯弘农)、李蒙、王方、董承、杨奉、杨定、胡轸等

  雍凉,196--220,喋血关右

  AD196年,张济因军队缺粮而进攻穰城,中流矢而死;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关西诸将由中央朝廷沦为地方流寇;曹操遣韦端任凉州牧。

  AD197年,郭汜为部将伍习所杀。

  AD198年,段煨从良,曹操使裴茂督段煨,灭李傕,族诛。

  AD199--205年,曹操遣钟繇镇守长安;马腾韩遂反目,马腾入朝,其子马超驰援钟繇,共御并州高干。

  AD209--210年,河西四郡变乱,名将张奂之子,武威郡守张猛杀雍州刺史邯郸商,后为韩遂攻灭;酒泉人黄昂杀郡守徐揖。

  AD211--213年,马超韩遂反曹,潼关之战;马超败走之后,兼并陇上郡县,卷土重来,围杀凉州刺史韦康,韦康旧部杨阜、姜叙起兵卤城,马超再败。

  AD214--215年,夏侯渊虎步关右,破西凉各路军阀,剿灭盘踞三十年的宋建;马超投奔张鲁,后投刘备;韩遂病死,部将麴演等人割下韩遂头颅,归顺朝廷。

  AD219--220年,河西四郡叛乱复发,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为金城太守苏则等所平定。

游民星空

  韩遂势力: 阎行(女婿)、成公英;田乐、阳逵、麴演、蒋石;演义八健将等

  韦端势力:

  韦康(出自京兆韦氏,韦端子、韦诞兄,其父入朝之后继任为凉州刺史,素有仁德,为马超所害)、韦诞;

  阎温(韦康部属,凉州别驾,为马超所杀);

  杨阜、杨谟、杨岳、姜叙、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李俊、王灵(皆韦氏旧部,韦康死后继续抵御马超);

  梁宽、赵衢、庞恭(与杨阜等联络,共抗马超)

  邯郸商: 张猛(出自敦煌张氏,张奂之子,武威太守,杀邯郸商而反,为韩遂所平)、庞淯(义士,先后为邯郸商与徐揖除丧)、徐揖(酒泉太守)、黄昂(酒泉郡人,杀徐揖而反)

  河西叛军:颜俊、和鸾、黄华、麹演、张进 等

  氐人:兴国氐族阿贵、白马氐族杨千万据于武都,曾支持马超东山再起。【值得注意的是,杨千万的后人杨茂搜在晋朝时建立仇池国,杨大眼更是北魏名将】


  【雍凉总结】

  1.盖勋

  出身凉州官宦世家,历任州郡,不畏权贵;北宫伯玉之乱时,独守阿阳县有战功,曾请求刺史左昌救援金城郡,左昌不从;三任刺史上司皆昏庸之辈,左昌贪污、宋枭迂腐、杨雍无能,唯盖勋政声颇盛,羌人敬重而不愿加害。

  后入朝为讨虏校尉,颇受汉灵帝刘宏信任,出为京兆尹;董卓专权,征召皇甫嵩与盖勋入朝,盖勋建议皇甫嵩起兵却被拒绝。

  晚年结怨董卓,不得意。

  四维:智75+,政80+,统75+,武60+

  2.傅燮

  北地傅氏,其子傅干,其孙傅玄;身长八尺,面有威容;曾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大破黄巾,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 。

  186年,中常侍赵忠怨恨傅燮,故调任其为汉阳太守,次年,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举六郡士兵出征,士兵哗变,傅燮死于阵中,追谥为“壮节侯”。

  四维:智75+,政80+,统80+,武60+

  3.张温

  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统领孙坚、陶谦、董卓出征西凉,后因未能平乱被免官职;董卓掌权后,以和袁术勾结的罪名杀害张温。

  观史料,难见其卓越不群之处,且有买官之嫌;不过好歹是汉廷全明星队的总教练,球员名气够大,对手实力不俗,这教练的数值也不至于太差。

  四维:智70+,政75+,统65+,武65+

  4.韩遂

  本名韩约,与同郡边章俱著名西凉,为一时名士俊彦;184年前往京师洛阳办理公务,大将军何进久闻其名,特与他相见,韩约劝说何进诛灭宦官,何进没有听从,韩约于是请求归还凉州;返回凉州便赶上北宫伯玉之乱,与边章被劫持,终落草为寇,更名韩遂。

  【边、韩率军包围冀县时,盖勋斥责边章等人背叛朝廷。边章、韩遂都说:“左昌当初要是早听您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说罢,边、韩等人哭泣而去】

  韩遂以诛杀宦官之名,进逼三辅,汉廷诸军战之不胜;先后攻杀同伙边、北、李、王,将西凉叛军、羌胡捏合为“以韩遂为核心”的整体,长期独立于中原群雄之外;与马腾分分合合,最终也随马超败走而亡,晚景凄凉。

  四维:智80+,政70+,统75+,武70+

  5.杨阜

  锦马超,不对,韩超!便是彻底栽在杨阜、姜叙手里.........

  早年精准预言官渡之战结局,表现出凌驾关西诸将的超高智商;马超乱陇右时,与族人死战,四处联结,让马孟起永无东山再起之机.;归顺曹操后,主持了武都等地的民众内迁安置工作,留给刘先主一个真空区域;入魏之后,刚正不阿,敢于谏言,舆论界的战斗机。

  四维:智80+,政80+,统70+,武65+

  6.苏则

  少以学问品行闻名于世,起家为酒泉太守,后又转安定、武都,所在皆有威名;曹操征张鲁,使苏则为军导,张鲁降,徙为金城太守,政绩卓越,并多次参与镇压凉州军阀叛乱;后征为侍中,不惧权势,怒斥董昭,敢于直谏,曹丕深惮之。

  四维:智75+,政80+,统80+,武60+

  7.韦康

  公元207年,曹操署其代父凉州州牧;212年, 马超退走凉州后复集羌胡之众攻陇上诸县,群县响应,唯凉州州治冀城坚守;213年, 围城期间曾派凉州别驾阎温突围救援,但被马超军所擒,自正月坚守至八月援军未至无望后因不想百姓受饥饿之苦而不理杨阜等人所劝出降;事后马超违约指使杨昂把他杀害,故州人对素有仁德的他在得知死讯后莫不凄然愤慨。

  四维:智75+,政80+,统70+,武60+

  雍凉之地有个特点,军阀少有根据之地(或者说,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与游戏不同,董卓不在安定,马腾不在武威......

  部曲、将领即为势力构成要素,无地者如西凉叛军、董卓残部,照样流窜,活跃一时,游戏手机对此却未能很好反映。


  河北

  河北,184--186,黄巾之乱

  AD184年:

  岁在甲子,揭竿而起,黄巾席卷;太行山谷,盗贼纷纷,张燕、张牛角等黑山贼响应黄巾;丁原约在此时为并州刺史,刘焉不曾任职幽州,按演义说法及Koei一贯作风,二者皆可单列势力。

  公孙瓒早年历任幽州郡县,对鲜卑乌桓作战有功,适逢西北边章韩遂之乱,朝廷征发边塞兵员,令伯圭统领三千骑兵,自此发迹。

  卢植受拜北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征讨黄巾;卢植连战连胜,久围广宗,宦官左丰因向其索贿被拒而构陷诬告,卢植免职下狱,其后董卓、皇甫嵩相继主持河北平剿工作。

游民星空

  张燕势力:张牛角、杨凤、于毒、白绕、眭固、陶升

  丁原势力:张杨、吕布、张辽及其各自部属

  刘焉势力:刘范、刘诞、刘瑁、刘璋(子);公綦稠(护乌桓校尉)、刘政(右北平郡守)、阳终(辽东郡守);郭勋(幽州刺史)、刘卫(广阳郡守);邹靖(历史上是北军中侯,疑应当在卢植手下;演义中为刘焉校尉;刘备等人曾为其部属)、刘备、关羽、张飞【刘焉不曾为幽州刺史,演义中言其为幽州太守】【河北史料太少,郭勋、刘卫乃被黄巾攻杀之官吏,公綦稠、刘政、阳终乃187年张举叛乱所杀的官吏,姑且算作刘焉势力人物】

  卢植势力:张则(灵帝时魏郡郡守)、杨璇(灵帝末渤海郡守)【此二人系推断在任官吏】;宗员(卢植副将,乌桓中郎将)、郭典(巨鹿郡守)、刘虞(甘陵相)【地方官吏协同北中郎将作战,似无不妥,姑且列入卢植营中】

  河北,187--188,风雨欲来

  幽州渔阳的两位豪强----原泰山太守张举、原中山相张纯,因不受朝廷重用而心生愤懑、举兵叛乱;张举号天子,张纯号弥天将军,乌桓首领丘力居亦率众从叛;公孙瓒与之交战,不利。

  宗室刘虞任幽州牧,政绩显著,一改燕地贫弱状况;丘力居甘心俯首归附;重金悬赏之下,张纯为门客所杀,张举逃往塞外,下落不明(演义中自杀)。

  王芬自黄巾时为冀州刺史,在任四年,有政声;后与许攸等人谋划废立之事,欲趁灵帝北狩之时发动政变,拥立合肥侯为帝,涤荡宦官阉党,重振炎汉皇基;王芬就废立计划拉拢过诸多名士、官吏,但遭到华歆、曹操等人的拒绝;事情败露后,王芬畏罪自杀。

  刘备约在此时为平原高唐令。

游民星空

  刘虞势力:

  刘和;

  田畴(从事)、魏攸(东曹掾)、程绪(从事)、公孙纪(从事,曾向公孙瓒告密);

  鲜于辅、鲜于银、齐周、阎柔(刘虞死后继续与公孙瓒敌对)、阎志(阎柔弟);

  尾敦(故吏,劫夺刘虞首级后安葬)、赵该(别驾);

  孙瑾(常山相)、张逸(常山掾)、张瓒

  【阎柔早年没入乌桓鲜卑部落,可能与刘虞无交集,只是后来收拢了刘虞残部】

  王芬势力:

  许攸、周旌(与王芬共谋拥立合肥侯为帝);陈逸(故太傅陈蕃之子,王芬友)、襄楷(著名术士,王芬友);陶丘洪、华歆(皆平原名士,收到王芬废立计划后,拒绝参与)

  张举势力:

  张纯(故中山相,自称弥天将军)、王政(张纯门客,后杀纯);

  丘力居(辽西乌桓首领,与二张共为乱)、蹋顿(丘力居从子,总摄乌桓三王部)、楼班(丘力居之子);难楼(上谷乌桓首领)、苏仆延(辽东属国乌丸首领,自称峭王)、乌延(右北平乌丸首领,自称汗鲁王)

  【上谷、辽东、右北平乌桓皆服从辽西乌桓教令,但此时是否参与张举之乱,存疑】

  河北,189--190,正义在关东联军

  AD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司隶校尉袁绍献计诛杀宦官;宦官集团铤而走险,斩杀于嘉德殿前,袁绍假诏屠尽阉党。

  董卓入京,烧杀淫虐,擅行废立之事;董卓尝与袁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袁绍闻之勃然,“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无顾,悬节东门,奔于冀州。

  AD190年,袁绍起兵渤海,诸多州郡大员响应;冀州刺史韩馥驻邺城,袁绍与王匡屯河内,并州张杨领丁原旧部,亦与袁绍会盟;董卓尽杀在京之袁氏宗族,当此之时,四世三公、高门望氏之存亡荣辱,维系于绍、术二人......

  灵帝驾崩时,黄巾余党郭泰、杨奉、韩暹起于西河白波谷,窜于河东,并州士民多有流亡三辅者。

  公孙度,经同乡徐荣向董卓举荐,任辽东太守;公孙度听闻关东联军起兵,快然叹语:“中原扰攘,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游民星空

  韩馥势力:

  麴义(西平麴氏,从皇甫嵩讨黄巾,后为韩馥部将,又叛归袁绍)、潘凤(演义虚构)、张郃;

  沮授(别驾,拜骑都尉)、耿武(长史)、闵纯(别驾)、李历(治中)、赵浮(从事)、程奂(从事)、刘惠(治中从事,多次为韩馥提出建言,但后遭到韩馥怪罪忧愤而死)、审配、田丰、辛评、荀谌

  张杨势力:

  穆顺(演义虚构的部将)、杨丑(部将,后杀张杨欲投奔曹操,反被眭固所杀)、眭固(原为黑山贼,后为张杨部将)、栾提于夫罗(南匈奴单于栾提羌渠之子,刘渊之祖,曾与张杨共同参与诸侯联军,后劫持张杨出走)

  王匡势力:

  方悦(演义虚构的部将);

  胡毋彪(王匡同乡)、常林(河内名士,其叔父曾为王匡收监)、胡毋班(王匡妹夫,受董卓派遣劝降关东联军,被王匡所杀,临终前将妻儿托付与王匡)、韩浩(从事)

  白波贼:郭泰、韩暹、胡才、李乐、 徐晃、杨奉

  河北,191--193,袁氏名动天下

  AD191年

  袁绍与韩馥部将麹义结交,又请公孙瓒南下冀州,韩馥惊恐万分,不顾耿武、闵纯、李历、沮授的劝谏,将冀州让与袁氏;本初入邺城,代领冀州牧,自称承制,韩馥手下从事或逃离、或投靠、或下野,唯独耿武、闵纯,杖刀相拒,后为田丰所杀;袁绍礼贤下士,原先在韩馥帐下不受重用的燕赵士人,纷纷效命于袁氏,如田丰、审配、沮授等人。

  当年冬季,孙坚与周昂(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争夺颍川,公孙瓒曾派遣其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公孙越中流矢身亡;由是,公孙瓒与袁绍结怨,发兵攻取河北郡县,所向披靡,袁绍不能敌,乃任用瓒之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以缓和双方矛盾;未料公孙范到任后立即倒戈,刚刚攻破青州黄巾的公孙瓒,趁机进驻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役,麹义扬名河北,白马义从一蹶不振,袁绍以少胜多。

  AD192--193年

  界桥之战后,公孙、袁氏双方呈均衡拉锯之势。

  公孙瓒发动龙凑之战,为袁绍所败;袁绍派兵围故安,不克,撤退时被公孙瓒派三万人追击,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杀七八千人;其后公孙瓒乘胜追击至平原,以田楷为守将;袁绍遣兵数万连战两年,后期双方耗尽兵粮,天子遣使和解。

  休战之后,袁绍南下薄落津,恰逢魏郡兵变,黑山军趁机占领邺城;正在庆功欢饮的袁氏诸将,闻之色变,唯独袁绍容貌自若,不改儒帅风度;袁绍大举进剿黑山、黄巾军,在鹿肠山一带攻破于毒、左髭丈八,又接连击灭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部,屠其屯壁,大肆杀戮,斩首数万级; 随后联手吕布,与张燕、四营屠各、雁门乌桓在常山展开大战,重创黑山军。

  此时,公孙瓒已经无力南侵,退还幽州,与刘虞不和;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为瓒所败,沦为傀儡;后公孙瓒拜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又胁迫朝廷使者段训将素得人心的刘虞斩首。

游民星空

  河北,194--199,雄踞四州

  AD194--195年

  刘虞旧部鲜于辅等人招引乌桓,共推阎柔为领袖,攻打公孙瓒;袁绍亦遣麴义,与鲜于辅等合兵,击败公孙瓒于鲍丘;公孙瓒退保易京,临易河筑城,囤积无数粮谷,屏退宾客将士,从此深居简出,仿若有金汤之固。

  沮授建议袁绍凭迎奉汉献帝,凭借河北之固,蓄兵马以讨不臣;郭图、淳于琼反对,认为迎奉天子会使己方行动处处受掣肘;最终,袁绍没有采纳沮授意见,让昔日跟班曹阿瞒轻松捡漏。

  AD196年

  袁绍以袁谭为青州刺史,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只留袁尚在身边,意在扶立幼子;沮授劝诫,袁绍不从,袁家分裂祸根由此埋下;袁谭到达青州后,控制的地区只有平原,于是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尽得青州之地。

  麴义围攻易京,相持岁余,粮尽而走,公孙瓒趁势追击,尽得其辎重。

  AD197年

  袁绍上书朝廷,要求迁都鄄城,却被曹操利用天子名义诏责;曹操自任为大将军,任袁绍为太尉,袁绍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曹操惧绍,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兼领四州,以期缓和局势。

  AD198年

  张杨出兵救吕布之围,为部下杨丑暗杀;杨丑欲投曹操,又被眭固所杀;眭固带领张杨部下屯军射犬,欲投奔袁绍。

  袁绍亲领大军围攻易京,上架云梯,下挖地道,易京危急,公孙瓒遂派遣其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救。

  AD199年

  春,公孙续、张燕带领十万救兵分三路向易京进发。公孙瓒派人给公孙续送密信,约定以点火为信号,内外夹击袁绍军。这封信被袁绍的哨兵截获了,袁绍将计就计,依照约定的信号点起火堆。公孙瓒以为救兵已到,领兵攻出来,遭到袁绍伏兵的痛击,又龟缩入城。袁绍加紧挖地道,一直挖到台楼下,先用柱子顶着楼基,然后火烧支柱,楼台也就随之崩塌了。公孙瓒无路可走,于是缢杀了姐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却为袁军士卒斩首。(袁绍后将公孙瓒等人的首级一并送到许都彰功,昔年公孙瓒斩首刘虞,岂料如今天道好还!)

  至此,袁绍形式上统一幽、冀、并、青四州;眭固欲与袁绍联合,遭史涣、曹仁急攻,曹操吞并河内;袁曹官渡之战一触即发。

游民星空

  河北,200--207,燕赵慷慨作悲歌

  AD200--202年

  麹义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袁绍杀之,扑灭其部众。

  阎柔遣使诣曹操,获封护乌丸校尉,原先与袁绍共击公孙瓒的刘虞残部,正式倒向了曹操。

  官渡之战,乌巢夜袭,袁绍内部南阳、汝颍、河北三派系矛盾显露无疑;故事细节,家喻户晓,不作赘述。

  袁绍官渡战败之后,迅速平定了河北地区的叛乱,在形势上仍可与曹操抗衡;202年,袁绍去世,四州百姓夷民凄然;南阳系逢纪、审配等人拥立袁尚,汝颍系辛评、郭图支持袁谭,河北系田丰、沮授、四庭柱或死或降。

游民星空

  AD203--204年

  袁尚令高干攻河东,为钟繇所败;袁氏兄弟渐生嫌隙,曹操攻黎阳,大败袁尚袁谭,二人退守邺城;曹操攻邺,收割麦田,撤军等待兄弟相残;袁谭不敌袁尚,退往南皮,别驾王脩、荆州刘表皆劝袁谭和好袁尚,袁谭不从,乃转与曹操联手。

  袁尚攻谭之平原,曹操围尚之邺城以解谭困;审配坚守邺城,曹操久攻不克,后审荣引兵入城,审配被斩,面北而死;袁尚向高干求援,被拒绝,高干以并州降曹。

  曹操围邺期间,袁谭背叛曹操,抄掠甘陵、安平、勃海、河间,进攻在中山的袁尚;袁尚战败,逃至故安投奔袁熙。

游民星空

  AD205--207年

  曹操破南皮,袁谭死于曹纯虎豹骑之手。

  张燕率领十万黑山军,正式投降曹操。

  高干复叛,夺上党,据守壶关,略河东,策动弘农,窥伺邺城,李典乐进攻之,久久不克;206年,曹操亲征壶关,过羊肠坂,高干不能敌,走河东,又为钟繇所败;高干进退失据,欲南下荆州,途中被司隶校尉王琰所杀,献首于曹操。

  袁熙部下叛变,袁熙、袁尚逃往乌桓;207年,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败袁氏与乌桓三部联军,此役田畴、阎柔有功;袁氏兄弟投辽东,为公孙康所杀。

  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灰飞烟灭.................

游民星空

  #眭固势力#:薛洪(张杨故长史)、缪尚(河内太守)

  #阎柔势力#:

  阎志(阎柔弟);

  鲜于辅、齐周、鲜于银(刘虞旧部);

  田豫(公孙瓒旧部,劝说鲜于辅等人投奔曹操)

  #袁谭势力#:

  辛毗、辛评(辛毗兄)、辛宪英(辛毗女,羊耽之妻,此时尚幼)、辛敞(辛毗子,此时尚幼);

  郭图、王修(别驾,曾率青州兵士救援袁谭,并劝其与袁尚和好,后为袁谭收殓)、管统(东莱太守,袁谭败亡后独守乐安)、刘献(别驾,多次诋毁王修)、管承(盖为袁谭督青州时收编的豪强,后为海贼);

  华彦、孔顺(心腹,史载为奸佞小人);

  刘询(在漯阴叛变)

  #袁尚势力#:

  袁熙、袁谦(《东光世系》记载为袁熙正妻吴氏所生之子);

  焦触、张南(袁熙部将,后叛降曹操)、韩珩(幽州别驾,终生不降曹操);

  审配、逢纪、阴夔(前往曹军营中代表袁尚乞降)、陈琳、尹楷(武安长,演义中为许褚所杀)、沮鹄(沮授子,守邯郸,演义中为张辽射杀)、李孚(主簿);

  苏由(邺城之战时降曹操)、审荣(审配侄,与辛毗交好,邺城之战为曹军打开城门)、冯礼(审配副将,邺城之战时曾作曹军内应)、张子谦(邺城之战降曹,历来与审配不睦)、梁岐(涉县长,降曹)、韩范(易阳令,降曹);

  马延、张顗(邺城之战时临阵降曹,迫使袁尚败走中山);

  吕旷、吕翔(为袁尚守东平,后降曹);

  蹋顿、楼班、能臣(乌桓三单于)

  #高干势力#:

  高柔(高干从弟);

  牵招(袁绍死后追随袁尚,曾劝高干迎袁尚入并州,高干非但不用其计,反欲加害,后投奔曹操)、郭援(河东太守,钟繇之甥,为庞德所斩杀)、夏昭、邓升(高干部将,守壶关)、仲长统(名士,劝阻高干起事反曹);

  栾提呼厨泉(南匈奴单于);

  张晟(疑为张白骑,黑山贼,响应高干,叛于弘农)、卫固、范先、张琰(响应高干,叛于河东)


  中原

  中原,184--189,乱世序曲

  AD184年

  皇甫嵩与朱儁分别为左右中郎将,王允为豫州刺史,负责镇压中原地区的黄巾军;

  当时,徐州刺史盖为巴祗,青州兖州不得而知;

  孙坚尝任下邳郡丞,约在此时,黄巾起义后,孙坚在淮泗一带招揽兵马,并将家眷安置于九江寿春,受朱儁举荐,任佐军司马;

  曹操为骑都尉,与朱儁、皇甫嵩等合并讨贼;

  王允为豫州刺史,孔融等为其从事。

游民星空

  AD188--189年

  黄琬任豫州牧,在职期间平定叛贼,考核政绩乃天下州郡第一;

  桥瑁约在此时为兖州刺史,后转任东郡太守;

  陶谦为徐州刺史,上任后重用臧霸等人,平灭境内黄巾;

  臧霸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

游民星空

  #皇甫嵩、朱儁、王允#:

  朱符、朱皓、张超(朱儁司马);

  孙坚(佐军司马)、曹操(骑都尉);

  皇甫坚寿(子)、皇甫郦(侄)、阎忠(凉州名士,曾劝平定黄巾的皇甫嵩自立,后为韩遂等所劫,忧愤而死)、傅燮(护军司马,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同讨伐张角,生擒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尚爽、孔融(皆为王允从事)

  中原,190--193,群雄讨董

  讨董之事,众所周知,便不赘言。

  焦和,初平年间为青州刺史,不善军事,畏黄巾叛贼如虎;萧建乃琅琊相,治莒,为徐州地方势力,后依附吕布,为臧霸袭破。

  孙坚在袁术的支持下,与董卓诸将战于颍川,后兼领豫州刺史。

  刘宠,汉之陈王,汉明帝玄孙,善使弓弩,国相乃骆统之父骆俊;黄巾以来,天下郡国疲敝,独陈国兵精粮足,周边民众纷纷归附;190年,刘宠自称辅汉大将军,驻兵阳夏,参与讨董。

游民星空

  #张邈势力#:

  卫兹、卫臻(卫兹之子);赵宠(张邈军司马,典韦的上司)、典韦(张邈起兵时为张邈的部下,属司马赵宠)、董访(董昭之弟,张邈部下)、刘翊(汉末名士,任陈留太守,后张邈谋夺兖州,派他去向荀彧传布假情报)、徐翕(本是兖州曹操部将,后响应张邈吕布)、毛晖(本是兖州曹操部将,后响应张邈吕布);韩馥(韩馥被袁绍夺取冀州后投奔张邈)

  #张超势力#:

  臧洪、袁绥(曾为太傅掾,张超讨董卓时,领广陵事)、陈容(臧洪之东郡郡丞)

  #刘岱势力#:

  王肱(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彧(别驾,向刘岱推荐程昱)、万潜(刘岱手下州吏,刘岱死后与鲍信迎立曹操)、程昱;

  袁遗(兖州山阳太守)、桥瑁(兖州东郡太守,为刘岱所杀)

  #鲍信势力#:

  鲍韬(鲍信之弟,讨董时战死)、鲍忠(演义虚构的鲍信之弟,被华雄斩首);鲍邵、鲍勋(皆为鲍信之子);于禁

  #孔伷势力#:

  许靖(害怕董卓,于是逃奔孔伷处)

  许瑒(许靖的堂兄,为陈国国相,与孔伷共同谋划进攻董卓)

  #刘宠势力#:

  骆俊(陈国国相)【骆统约193年出生】

  #孔融势力#:

  太史慈、宗宝(演义虚构的部将)、武安国(演义虚构的部将);

  郑玄(计掾)、彭璆(计吏)、邴原(计佐,后避居辽东)、郑益恩(郑玄之子)、王修(主簿)、左承祖(幕僚,不受重用,被孔融杀害)、刘义逊(名士,不受重用);

  王子法(有凶辨小才,孔融视为腹心)、刘孔慈(有凶辨小才,孔融视为腹心);

  孙邵(功曹,被孔融称赞为廊庙才)、是仪(北海郡吏,遭到孔融的嘲弄)

  【孔融有女孔氏,嫁于羊衜(羊续之子,羊祜之父)】

  【补】192年,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斩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与州吏万潜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鲍战黄巾于寿张,鲍信牺牲,曹操获胜后收编青州兵,始占兖州。

  十二月,扬州刺史陈温死,袁绍派袁遗领扬州,却被袁术打败;袁遗逃到沛国,被士兵所杀;袁术以下邳陈瑀为扬州刺史。

  李傕郭汜之乱,陶谦联合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等,奉迎天子;时朱儁驻兵于中牟,后应李傕征召入朝,联盟不了了之。

  193年,袁术收宛黑山军余部和南匈奴于扶罗以为己助,进军陈留,准备进攻曹操;时刘表进逼南阳切断袁术粮道,曹操乘机向袁术进攻,袁术军不战而溃,曹操挥师追击;袁术连连败退,从此失去南阳,割据淮南。

  六月,下邳人阙宣起事,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率兵进剿,击杀阙宣。

  秋,曹操自兖州出兵徐州,大胜陶谦于彭城,后纵兵杀掠徐州百姓,泗水为之不流,后因军粮不继退军。

  中原,194--199,群雄割据

  AD194年,曹操为报陶谦部下张闿杀父之仇,征徐州;张邈、陈宫等,趁机迎吕布入兖州;刘备救陶谦,驻扎小沛。

游民星空

  AD196年,杨奉、董承等一路坎坷,护送献帝入洛阳;曹操迎圣驾于许都,杨奉投奔袁术,后为刘备诱杀;吕布自兖州败走,入据徐州;袁谭击破孔融,袁绍控制青州。

  AD197年,陈瑀据广陵,与严白虎、祖郎交通,欲图江东,为孙策所败;刘宠、骆俊为袁术指使的张闿所刺杀

游民星空

  AD198年,广陵太守陈登联结曹操,围吕布于下邳;陈元龙在广陵任上,甚得江、淮间民心,数次击败来犯之孙氏,有吞灭江南之志。

游民星空

  #陈瑀势力#:

  陈琮(陈瑀弟);万演(都尉)、陈牧

  #陈登势力#:

  陈珪(父)、陈应(弟)、陈肃(子);陈矫(功曹)

  #杨奉势力#:

  李乐、韩暹、胡才、徐晃(白波军将领);

  去卑(南匈奴右贤王);

  董承、韩融(汉廷太仆)

  #臧霸势力#:

  臧艾、臧舜(子);

  吴敦、尹礼、昌豨、孙观、孙康(孙观兄);徐翕、毛晖(兖州之叛后,投奔臧霸)

  【补】

  刘辟势力:

  何仪、刘辟、黄邵、何曼、龚都

  【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武帝纪》】

  【“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先主传》】



以上就是《三国志》汉末各州不知名的人物势力汇总的全部内容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更多相关陆康的攻略资讯,请关注收藏西西下载站。

玩家评论

精品推荐